近年来,汉中市总工会始终把推进职工互助保障工作当做“我为群众办实事”的重要举措来抓,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突出为职工办好事、办实事这一主线,思想上高度重视,工作上精心谋划,措施上积极行动,责任上主动担当,形成了从主席到一般干部、从县总到基层工会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推动了全市职工互助保障工作的健康发展,使保障服务群体不断扩大、保障范围持续拓展、保障能力有效提高,工作取得良好成绩。2023年,互助保障工作呈现出又快又好高质量发展态势,全年参保职工15.96万人次,参保金额1217.11万元;累计为患病或遭受意外伤害的职工发放理赔互助金658.52万元,受益会员5864人次;保费同比增长130.27万元,覆盖职工同比增长1724人次;理赔同比增长110.9万元,受益会员同比增长1009人次。
为更好的提高职工抵御风险能力,全面提高职工会员的幸福感和满意度,按照陕西职工互助保障服务宣传年规划目标,5月13日至16日,中互会陕西省办事处主任张志强一行到汉中调研职工互助保障工作,先后到汉中市、西乡县、镇巴县、略阳县、勉县等工会进行调研,着重就已优化的三项保障活动进行分析解读,对拟升级两项保障活动征求意见和建议。汉中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市总工会党组书记、主席李晓媛出席座谈并讲话,汉中市总工会党组成员、副主席赵新平全程陪同调研。
汉中市总工会:
构建齐抓共管工作格局 推动职工互助保障工作迈向新台阶
座谈会上,张志强对汉中市职工互助保障主要领导亲自管、分管领导全程抓、专职人员具体办的齐抓共管工作机制,推动组合式参保、服务重点人群活动、拓宽渠道多维度宣传的创新有力服务模式,“带着问题去工作”、积极争取党政财政支持、强化人才队伍建设的务实高效工作措施等工作情况充分肯定,并结合交流发言中与会人员对保障活动调整情况提出的9个问题、7条建议逐一分析解读。他说,保障活动的优化升级是新形势下工会竭诚服务职工的关键一步,例如女职工特殊疾病保障活动在保费25元不变的基础上,由原保障8类疾病扩大至12类疾病,意外伤害保障活动保障额度直接翻了4倍,还涵盖了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群体参保,这些调整就是为了工会能更好的履行维护职工权益的工作职能,只有做到职工满意,互助保障工作才能取得长足发展。
李晓媛表示,互助保障是保费低、门槛低、受益广、覆盖广,实实在在为职工谋福利的民生工程。汉中市总工会一要压实监管责任。在参保和理赔的“双轮驱动”中加入合规和服务,形成“四轮驱动”模式,依法依规严肃工作流程,在业务规模向全省第一方阵冲刺的路上把好关、掌好舵。二要提升能力水平。市总将互助保障纳入工会重点工作,人才队伍建设需加强重视,要在工会系统培训中融入互助保障政策解读与业务讲解,加强互助保障培训力度。三要强化业务宣传,采取多角度、多平台的宣传渠道,在传统的纸媒平台基础上引入短视频制作推广,以丰富的宣传手段讲好互助保障故事。四要主动靠前服务,持续开展好“工会在身边”活动,服务好劳模工匠、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女职工等重点人群,积极推进数智化职工互助保障建设,将服务职工的“最后一公里”落实在指尖。
西乡县总工会:
融合多项活动 实现互助保障工作一体化推进
调研组听取了西乡县总工会将互助保障工作同工会组建、劳动技能竞赛、劳模精神宣讲、“四送”等活动结合起来,做到同步安排、同步宣传、同步推进、同步督促,一体化推进;建立周汇报、月汇总、年总结制度,负责股室每周向分管领导报告工作进展,及时分析解决问题等亮点工作情况介绍。
张志强对西乡县总工会近年来在开展此项工作采取的举措和取得的成绩表示肯定,现场解答了与会人员提出的困惑,并对保障活动政策调整进行了解读。他强调,职工互助保障是工会为职工办实事办好事的一项重要举措,是职工医疗的第二道坚实保障,基层工会一定要加大宣传力度,合理配置组合险种,通过开启“线上+线下”双联动,打出“线上+线下”宣传组合拳,落实“人人都是宣传员”制度,提高保障服务,建立线上提醒制度,做到职工参保省心、理赔放心,切实让每一位职工会员最大程度受益。
西乡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总工会主席张猛表示将以此次调研为契机,进一步明确工作思路,多种形式开展宣传培训,吃透政策、用好政策,强化服务意识,用心、用情、用力做好职工互助保障工作。
镇巴县总工会:
创新工作模式 推动互助保障事业蓬勃发展
镇巴县自2014年首次达到百万县以来,连续10年稳居全省前列。创造性地提出,在全县统一开展重大疾病2份、意外伤害2份、女职工特殊疾病2份的“顶格组合式”参保;每年由县财政补助工会经费的方式对基层参保工会进行补贴等工作经验对汉中市乃至全省的互助保障事业发展都起到了示范引领作用。2023年,镇巴县总工会参保金额260.6万元,居全省县区第二名,受到陕西省总工会“杰出示范县区工会”表彰。
张志强对镇巴县职工互助保障的规范化管理和精细化服务水平表示赞赏,尤其是对互保资金制定专门管理办法,在农商银行开设互保专户,实行封闭管理运行,确保资金安全;在金融网点可实现会费直缴、理赔金专户直拨到职工银行卡, 实现了网上全流程办理;把互保工作纳入《发挥工建优势助力脱贫攻坚实施方案》的重要内容,为全县232个基层单位8657名脱贫攻坚的工作人员参加了住院津贴等四项互助保障活动,这一措施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都起到了积极作用,也得到了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将其纳入对县内各级各部门单位的年度目标责任考核指标,为互保“提质扩面”打下了坚实基础等工作成果充分认可。同时希望镇巴继续保持成绩,再接再厉,开创互助保障工作新高地。张志强还重点就互助保障活动“三项优化,二项升级”内容,进行了详细解读。
镇巴县人大副主任、总工会主席刘明江表示,后期以开展“树品牌,强保障”活动为契机,推动职工互助保障工作进一步提质扩面,推动新保障活动的开展,力争覆盖面达到全体会员的90%以上,该项工作稳住全省第一方阵,全市第一名。
略阳县总工会:
关注工作细节 打造独具特色的服务品牌
略阳县总工会始终把做好职工互助保障工作作为党和政府为广大职工办实事、做好事、解难题的一项重要举措,本着把“实事办实、好事办好”的原则,认真做到思想上高度重视,工作上精心谋划,措施上积极行动,责任上主动担当,2023年,参保跃进“百万县”行列,上下联动的工作格局,打造了具有略阳工会特色的职工互助保障服务品牌。
略阳县总工会常务副主席雷恒交流了县职工互助保障工作经验,一是建立互助保障工作“双访”制度,对已开展互助保障工作的企事业单位通过前期走访、事后回访,做好跟踪管理和续保工作,稳定参保覆盖面;二是对只参加一种保障活动的单位积极动员,力争做到参加多种保障活动,提高保障率;三是对没有参保的部分单位,采取激励奖补等多种形式激励参保;四是充分利用网络媒体及时发布职工互助保障相关信息,让“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互助互济理念入脑入心。现已逐步成为党政放心、职工满意、社会认可的工会品牌。
在认真听取发言后,张志强深有感触,他表示,略阳达到“百万县”是工会一班人近年来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结果,是一步一个脚印走出来的成绩。对略阳县互助保障工作首次达到“百万县”表示祝贺,对为此付出的努力代表办事处表示感谢!并对改进座谈会上提出的问题进行了一一回复,就办事处推进互助保障数智化工作展开交流探讨。
雷恒表示,一要继续念好“互助经”,在办事处的领导下不断推动略阳互助保障工作新发展;二要做足扩面工作,继续挖掘参保潜力;三要用足用活保障政策,发挥好保障作用竭力服务职工。
勉县总工会:
拓展工作思路 推动互助保障工作再上新高度
勉县总工会以服务和维护职工权益为宗旨,以互助保障覆盖增效为主线,积极拓展工作思路,创新工作方法,坚持做到认识、宣传、措施、服务“四到位”,全县各基层工会和职工的参保意识不断提高,参保和理赔逐年提升,其中参保金额自2021年首次突破百万元后,2022年,2023年先后达到120.6万元和135万余元,连续三年超“百万”。
勉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总工会主席代建生详细介绍了勉县互助保障工作亮点。在政策上,县政府与县总工会通过召开联席会议,对互助保障工作进行专题研究,并以政府办下发《关于加强职工互助保障工作的通知》,推行组合式参保,对首次参保的单位利用工会经费给予25%的补助。在制度上,把互助保障工作纳入对全县基层工会工作的督导范围,与评优评先、工会经费补助相挂钩,形成县总工会总抓,各基层工会积极配合的工作机制。
张志强说,勉县总工会建立干部基层联系点制度和干部讲业务制度,县总工会每名干部都对应有联系的镇(街)和部门、企业工会,正是响应习总书记强调的“多深入基层寻计问策,多解剖麻雀小中见大”。从实际出发,了解和掌握真实业务开展情况,潜心对基层和职工提出的问题进行思考,切实做到“真研究问题、研究真问题”,抓住重点,突破难点,不断拓宽了保障覆盖面。
李晓媛对本次调研表示,省办来汉调研,上门送政策、送培训,既提了要求又给予希望,是近年来最全面、最详细的一次政策解读,帮我们明晰了发展方向、拓展了工作思路、疏通了业务堵点。保障活动的优化升级为事业发展注入了新活力、增添了新动力,汉中市总工会将加大培训力度,切实为新保障活动的推行贡献汉中力量,同时也为陕西工会高质量发展和全省职工的幸福感,筑牢更为坚实的保障基石。(稿件来源:中国职工保险互助会陕西省办事处 王雯慧、王天青)